陳俊銘中醫診所
 
 
針灸治療硬皮症(2)  


 臨床表現: 
 分類: 
 局限性硬皮病 包括硬斑病、帶狀硬皮病、點滴狀硬皮病、片狀硬皮病。系統性硬化症 包括肢端硬皮病、瀰漫性硬皮病、CREST症候群(包括肢端硬化和毛細血管擴張、鈣質沿積、雷諾氏現象、食管蠕動異常症狀,此為系統性硬化的一個類型,預後較好。
 症狀和體症:

 局限性硬皮病(注意:部分局限性硬皮病可以轉化為系統性硬皮病,兩者沒有絕對界限。)

 硬斑病:
多發生在腰、背部,其次為四肢及面頸部,表現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水腫性斑片,初呈淡紅或紫紅,經數週或數月逐漸擴大硬化,顏色變為淡黃色或象牙色,局部無汗、毛髮脫落,數年後轉化為白色或淡褐色萎縮性疤痕。皮膚活檢符合硬皮病改變。帶狀硬皮病:好發於兒童和青年,女性多於男性,病變沿肋間和一側肢體呈帶狀分布,可為單條或數條,病變演變過程同硬斑病。

 點滴狀硬斑病:
多發於頸、胸、肩背等處,約綠豆至五分硬幣大小,呈集簇性線狀排列,其演變過程似硬斑病。

 肢端硬皮病與瀰漫性硬皮病:
肢端硬皮病有雷諾氏現象,皮損從遠端向近端發展,軀幹、內臟累積少,病程進展慢,預後好;瀰漫性硬皮病病變由軀幹向遠端擴展,雷諾現象少,內臟受累多。病情重,病變進展快,預後差。

 

 

  針灸治療硬皮症主要是從免疫系統下手,透過頭皮針、耳針治療,有效阻斷自體免疫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緩解硬皮症的系列症狀。頭皮針主要以頭部運動區和感覺區為主,加強相對應的部位針灸刺激;耳針則以調解免疫系統的穴位為主,再配合內臟和四肢對應部位。配合中藥養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臨床常用知柏地黃丸、血府逐瘀湯,加減丹皮、赤芍、生地、仙鶴草、藕節、丹參、川七等,有助硬皮症各種異常之改善。頭皮針、耳針在緩解硬皮症,扮演著重要角色。

●返回閱讀_針灸治療硬皮症(1)●

(原載於106年07月17日中華日報健康專欄)

陳俊銘中醫診所
Copyright(c)2011.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All rights reserved

預約專線:06-234-6057、06-234-6058|傳真:06-234-6059| 台南市東區東平路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