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銘中醫診所
 
 
〈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小針刀治療偏頭痛  

 偏頭痛是近年來常見的頭痛疾病,根據歐美國家的統計,全球大約6-8%男性與12-14%女性罹患偏頭痛。偏頭痛的誘發因素包括:

 一、飲食因素:1.巧克力;2.咖啡因;3.酒類;4.亞硝酸鹽;5.胺類;6.冰淇淋;7.味精;8.GABA;9.人工甘味劑添加阿斯巴甜;10.低血糖。

 二、環境因素:1.強光或閃爍燈光;2.高海拔地區;3.空氣汙染;4.氣候變化;5.噪音。

 三、生活因素:1.焦慮與憂鬱;2.緊張與壓力;3.吸菸與二手菸;4.酗酒與禁藥。

 四、藥物因素:1.止痛藥;2.荷爾蒙;3.心血管藥物;4.減肥藥;5.鼻塞藥;6.娛樂性藥物。

 偏頭痛的特徵如下:頭部局部引發劇烈,常發性,搏動式疼痛,疼痛並會在身體持續動作時加重,1/3的病患產生全頭性的頭痛。伴隨偏頭痛而來的症狀,最常見有胃口不佳、惡心、嘔吐、怕光、對噪音的敏感以及對特定氣味的敏感。

 

 

 

單向性的頭痛有可能改變方位,通常疼痛自頸背開始,沿著頭部,太陽穴延伸到臉部,發作的時間短則4小時,長可達到72小時不等。

 偏頭痛是因受內在或外在刺激,導致神經系統失去平衡和諧的狀態,引發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改變,如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等,一方面三叉神經系受神經傳導物質的刺激引發疼痛的感覺,一方面血管系也引發發炎的反應,更加重腫脹與疼痛。

 偏頭痛的患者長期不舒服,沿著頸部、枕後、顳側、巔頂常有特定的壓頭點,透過中醫小針刀,針對顳側、額前、枕部、咬肌在下頜體附著部、胸鎖乳突肌或枕額肌觸點或筋結處予以破氣逐瘀治療,破壞沾黏組織,可有效緩解偏頭痛。再輔予穴位埋線,針對循行頭頸部的經絡、穴道,加強埋線刺激,可有效改善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異常分泌,緩解三叉神經系疼痛和血管系發炎所帶來的腫脹與疼痛。配合針灸治療做後續調理,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可有效改善偏頭痛。

 (原載於113年07月15日中華日報健康專欄)

陳俊銘中醫診所
Copyright(c)2011.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All rights reserved

預約專線:06-234-6057、06-234-6058|傳真:06-234-6059| 台南市東區東平路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