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銘中醫診所
 
 
〈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治療眼袋  

  眼球位於眼眶內,周圍有脂肪組織襯墊當作保護和緩衡的作用,便於眼球轉動,眼眶內脂肪容量與下眼部支持的結締組織,正常情況下可維持平衡狀態。當這種平衡因為眼眶內脂肪堆積過多或下眼部結締組織變薄弱而發生改變時,眼眶內脂肪會突破限制而突出眼眶外形成眼袋,也就是說,隨著年紀的老化,覆蓋於表面的眼輪匝肌及皮膚失去彈性而鬆脫,加上下眼眶隔筋膜漸漸鬆弛,導致眼眶內的脂肪無法被好好的限制後而膨出。

  另外,由於重力的關係使得下臉頰下墜,因此眼眶內的脂肪膨出的同時也會在眼袋鼻側眶隔筋膜與骨膜交界處形成淚溝。

  眼袋的種類可分為,一,原發性:往往有家族遺傳史,多見於年輕人,眼眶內脂肪較多而膨出為其主要原因。二,繼發性:多見於中、老年,是下眼支持的結締組織薄弱鬆弛引起的繼發改變。

眼袋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可細分為四大類:

  1.眼輪匝肌肥大之「臥蠶」,尤其是笑起來特別明顯。2.單純脂肪突出型眼袋。3.淚溝眼袋:年紀愈大愈明顯。4.淚溝型眼袋伴隨中臉頰下墜。眼袋的形成,除了年紀增長老化及重力的影響之外,長時間熬夜,缺乏運動,或身體狀況不佳都會使眼袋更為明顯。

 

 

  中醫治療眼袋主要以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軟堅散結、補益肝腎、清痰化濕為主軸。臨床以加味逍遙散疏肝理氣,血府逐瘀湯活血化瘀,散腫潰堅湯軟堅散結,杞菊地黃丸補益肝腎,二陳湯化痰濕,加減薏仁、白朮、麻黃、丹參、赤芍、山楂、陳皮、決明子等,有助改善眼眶周圍循環,加強脂肪分解代謝,幫助眼袋消除。再配合針灸,效果不錯。

  眼針常用穴位:眼八卦針,頭皮針常用穴位:百會透太陽、四神聰。耳針常用穴位:目一、目二、交感神經、腎上腺、腦三針,體針常用穴位:風池、合谷、迎香。多運動、睡眠充足,不要過度勞累,避免壓力太大,也很重要。

(原載於112年03月13日中華日報健康專欄)

陳俊銘中醫診所
Copyright(c)2011.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All rights reserved

預約專線:06-234-6057、06-234-6058|傳真:06-234-6059| 台南市東區東平路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