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銘中醫診所
 
 
〈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治療眩暈  

  頭暈的學名是眩暈,「眩」是倒轉,視線不穩定的意思。「暈」即是圍起來作眩轉的意思。眩暈可分為三大類,包括1.末梢性:指內耳病變,例如美尼爾病、前庭神經炎。2.中樞性:因腦動脈硬化、高血壓、低血壓、腫瘤所引起的眩暈。3.反射性:就是暈車、暈船、暈機等,因加速或振動而引起的眩暈。

容易發生眩暈的族群有:1.年紀大者,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頸椎骨刺者容易發生。2.職業軍人或警察,由於過去長期射擊的經驗,導致聽性外傳,常衍生「良性陣發性頭位眩暈」。3.家族成員中有高血壓族群者、偏頭痛者、美尼爾病者。4.服藥病史,例如結核病過去長期接受鏈黴素治療;精神病患,長期服用抗痙攣劑;大手術後,長期接受注射治療;患有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長期服用副腎皮質等。5.自律神經系統失調:坐車、搭船會暈者。6.荷爾蒙失調者:特別是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患者。7.食物攝取不當者:小孩或女性,吃太多巧克力與乳酪;老年人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過高,才容易頭暈。

眩暈在中醫的角度主要是由情志所傷,飲食所傷,失血,或勞倦過度所引起,主要證型如下:

肝陽上亢:眩暈耳鳴,頭痛且脹,遇勞加重,惱怒加重,面時潮紅,少寐多夢,口苦舌紅,脈弦細數。治宜平肝潛陽,滋養肝腎,方以天麻鉤藤飲主之。

 

 

氧血虧虛:眩暈,動則加劇,遇勞則發,心悸失眠,神疲懶言,飲食減少,面色慘白,唇甲不華,髮色不澤,舌淡,脈細弱,治宜補養氣血,健運脾胃,方以人參養勞湯合歸脾湯為主。

腎精不足:眩暈、耳鳴、精神萎靡、失眠、多夢、健忘、腰膝痠軟、遺精。治宜補腎填精,偏陰虛者宜滋陰,方以左歸丸主之,偏陽虛者宜溫陽,方以右歸丸主之。

痰濁中阻:眩暈頭重如蒙,胸悶,惡心,食少,多寐,舌苔白膩,脈濡緩,治宜燥濕袪痰,健脾和胃,方以半夏天麻白朮湯主之。

眩暈平時保養,不能過度勞累,壓力不能太大,避免熬夜,生冷冰涼儘量避免。配合針灸,效果更佳。頭皮針常用穴位如下:額中帶、百會、眼區,耳針常用穴位如下:交感神經、阿公線、下視丘、視丘、基底核、腦幹、暈區。眼針:眼八卦針。體針常用穴位如下:風池、率谷、合谷。

(原載於112年02月13日中華日報健康專欄)

陳俊銘中醫診所
Copyright(c)2011.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All rights reserved

預約專線:06-234-6057、06-234-6058|傳真:06-234-6059| 台南市東區東平路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