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銘中醫診所
 
 
中醫治療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會使骨骼變得脆弱易碎而容易發生骨折的疾病,造成骨折的部位,大多在脊柱,髖部或手腕,但也可能發生在其他部位。可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停經後骨質疏鬆症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為最常見兩種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導致次發性的原因包括某些疾病,外科手術療程,或是會加速骨質流失的藥物。

骨骼的基本結構是一種纖維網,主要由膠原蛋白構成,鑲嵌在框架內的,是鈣和磷等礦物質的填積物,以及少量的鈉、鎂、鉀;骨骼包含三種組織皮質骨、枝狀骨、骨髓。骨質密度指是是骨骼組織在骨架中填塞緊密程度,也就是骨骼富含礦物質的程度,其中鈣是骨骼健康最重要的礦物質。

骨質密度受到遺傳、性別、種族、飲食、體能活動、荷爾蒙製造、健康狀況、生活型態等因素影響,通常在35歲左右達到最高峰,之後隨著年齡增長而緩緩下降。因此,在骨骼生成的顛峰時期,儘量多存鈣質和其他礦礦物質進入骨骼銀行,提高巔峰骨質量,不僅可以抵銷或減輕日後骨質流失所造成的衝擊,也可能降低發生骨折的危險。

骨質密度的測定,目前以中央骨骼密度測定儀-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儀最精確,配合病史和身體檢查,為醫師診斷骨質疏鬆最佳工具。

骨質疏鬆症在中醫古籍裡並無此病名,但依臨床症狀描述可歸類到「痺症」、「痿症」,傳統中醫論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肌肉」、「腎臟骨髓之氣」、「腎生骨髓」,因此腎氣虛損是引起骨質疏鬆症的主要病機。痺症指的是因為經絡氣血的不通,所致身體肢節疼痛,其病因重在外來「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以及五臟氣的虛損,其中骨痺、腎痺與骨質疏鬆症最有關。


 

 

至於痿症是指人體的筋肉骨節,如花草樹木凋萎一般,表現為肢體的運動無力,肌肉萎縮弛緩等,其病機主要在正氣的衰敗,尤其是五臟津液的虧損。辨證上,痺者多痛;痿者不痛而無力;治療上,痺症以通絡袪邪為主,痿症以滋液養正清熱為主。

臨床上有助骨質疏鬆改善的中醫治療,包括1.補腎填精,補腎藥物可調節下視丘-腦下垂體-性腺軸的功能,加強成骨作用,具有延緩和治療骨質疏鬆症的作用;2.健脾益氣,以健後天、補先天為主,脾失健運則氣血生化無源,導致骨質疏鬆;3.滋肝養血,肝主筋,肝血濡養筋,肝臟血,司血海,主疏泄,腎精的充實,端賴血液的滋養,這些治療骨質疏鬆需酌加滋肝養血之品;4.活血化瘀,骨質疏鬆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尤其是腰背疼痛,痛則不通,因此瘀血是標症,腎虛是本,藉活血化瘀之品,有利解決疼痛的標症,另一方面有利氣升流通,進而促進腎精的生成。以上由專業醫師依各種不同需求,開出使用方藥。

(原載於109年12月28日中華日報健康專欄)

陳俊銘中醫診所
Copyright(c)2011.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All rights reserved

預約專線:06-234-6057、06-234-6058|傳真:06-234-6059| 台南市東區東平路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