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銘中醫診所
 
 
寓全身於局部的頭皮針治病療法  

 「頭針」又稱為頭皮針或頭針療法,是指針刺頭部的特定刺激區,以治療全身各部疾病的一種微針系統治療方法。這裡的頭部是指覆蓋頭顱骨的頭部皮膚,特定刺激區是指頭針所特有的刺激區。
頭針作為一種專門的療法問世,是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針灸界受到耳針的啟發,開始留意觀察頭髮覆蓋區與全身各部分的對應關係,通過臨床實踐、反覆驗證、總結昇華,才逐漸形成具有微刺系統寓全身於局部理論特點的頭皮針療法。
頭皮針臨床作用機轉如下,1.頭針可調整大腦皮層的功能:大腦皮層的功能與其相對應的頭針刺激區有密切聯繫,針刺這些刺激區就可以調節與其相對應的大腦皮層的功能。當大腦皮層受損導致機體出現疾病和症狀時,通過針刺其相應的刺激區,就可起到治療作用。如頂顳前斜帶對應於大腦皮層的中央前回,是對側肢體的運動中樞,通過針刺頂顳前斜帶就可治療由大腦皮層中央前回病變引起的對側肢體運動功能障礙;頂顳後斜帶對應於大腦皮層的中央後回,是對側肢體的感覺中樞,通過針刺頂顳後斜帶可治療大腦皮層中央後回病變引起的對側肢體感覺障礙,如疼痛,麻木等。這些已經在臨床實踐中得到驗證。
2.頭針通過頭部分布的神經調整內臟功能:頭針為何能治療非大腦皮層病變引起的疾病呢?頭針刺激區的範圍內有三叉神經、枕大神經、枕小神經、第三枕神經和耳大神經分布。它們的中樞都是三叉神經感覺核,主要傳導三叉神經脊束核和上位頸部脊髓(頸2~4節)後角的膠狀質,它們主理頭部各部的感覺,有相對的節段性;迷走神經運動核主理胸腹內臟的運動,也有相對的節段性,而且兩者有反射徑聯繫。孤束核主理內臟的感覺,也有節段性,與迷走神經運動核主理的內臟運動有相對節段性的反射徑聯繫,孤束核及其下端的連合核位於三叉神經脊束核及其下端上位頸部脊髓後角膠狀質的內側,並與之有節段性聯繫。因此,內臟有病能牽扯到頭皮,顱底及前額,發生過敏,疼痛,血管脹縮,汗腺皮脂腺分泌異常和立毛肌收縮等反應。

 


 

 

 此外,三叉神經脊束核還與其他腦神經核有反射徑聯繫。因此,針刺頭針刺激區所引起的衝動,可影響三叉神經脊束核和上位頸部脊髓後角的膠狀質,波及孤束核,再傳到迷走神經運動核等腦神經核,發出反射,通過各腦神經調整頭面,頸部器官和胸腹內臟的機能而治癒疾病。這些臟器的機能調整後,也能通過支配它們的內臟傳入神經,再調整同節和鄰節體壁的機能,而治愈四肢和軀幹的疾病。
 三叉神經脊束核和孤束核的神經衝動還反射到腦幹網狀核,由網狀脊束傳到脊髓前側角細胞而調整軀體和內臟的機能。三叉神經脊束核的衝動可通過三叉丘係而傳到丘腦腹後核,再傳到大腦皮層的感覺區。還可通過丘腦的有關核團傳至基底神經核,來調節中樞神經各部機能,而治癒由神經機能障礙而產生的各種疾病。並可通過分布於頭針刺激動脈上的自主神經的內臟傳入纖維影響胸部的交感神經和脊神經,來調整其體壁和內臟的疾病。

(原載於109年4月27日中華日報健康專欄)

陳俊銘中醫診所
Copyright(c)2011.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All rights reserved

預約專線:06-234-6057、06-234-6058|傳真:06-234-6059| 台南市東區東平路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