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銘中醫診所
 
 
糖尿病中醫療法          

糖尿病中醫療法,有助血糖血壓穩定

    配合針灸可防治併發症 「醫師,我這個月瘦了5公斤,常口乾舌燥,喝再多水也沒用,廁所上個不停…」望著滿臉通紅呼吸快而深的年輕患者,警覺有異,量了個血糖,哇!五百多,趕緊把他轉回醫院急診。經過了兩週,患者的同事來看病,順便帶來謝意。患者急診立刻住院,緊急處理,診斷為糖尿病酮酸中毒,目前已穩定,出院在家調養。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據調查全球人口的二~三%約一億三千萬患有糖尿病。主要是由於利用葡萄糖的機能發生障礙,常出現小便頻繁(多尿),常口渴喝水(多飲),以及虛弱、疲倦、容易饑餓(多食)等初期症狀,由於無法充分利用攝取的食物,因此縱然多食,體重仍食減輕,營養也會失調。

    臨床可分二型。第一型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主要由於代謝醣類所必須的荷爾蒙-胰島素在體內分泌嚴重不足,好發於年輕人,第二型稱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主要作用器官像肝臟,肌肉及脂肪組織上的細胞對胰島素作用對抗以及胰素分泌不良造成,好發於中年患者。

    易得糖尿病的危險族群如下:1.有家族史者。2.年逾四十歲的中年人。3.體型肥胖的人。4.有高血壓者。5.日常生活缺乏運動者。 糖尿病的診斷依美國糖尿病學會標準為空腹血漿糖值每百毫升超過一二六毫克為糖尿病,低於一一0毫克者為正常。

常見併發症如下:
一、急性合併症:
1.低血糖症,2視力模糊,3.糖尿病昏迷症。

二、慢性合併症:
1.眼睛病變:水晶體,玻璃體液,視網膜等病變,2.腎臟病變:易有膀胱炎,腎盂炎,膀胱無力,嚴重產生腎絲球硬化症。3.神經病變:單神經,多神經,自律神經等病變。4.動脈硬化:脂肪代謝異常及高血壓為主因。5.牙齒毛病:常見齒槽膿漏,就是邊緣性牙周炎。 糖尿病歸屬到傳統醫學「消渴」範疇,《素問‧奇病論》提到:「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

嗜食肥甘酒醴,積熱于內,燥熱內蘊:情志失調,五志過極,氣郁化火;勞欲體虛,腎精虧損,水虧火旺,亦可致燥熱內生。燥熱內盛則陰津更加虧損;陰津不足,則燥熱更甚,雨者互為因果,故陰虛燥熱是本病的主要病機,且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病位則以肺、胃、腎為主。

    臨床治則如下:
1. 養肝生津:肺陰不足無法輸布津液,則口渴欲飲,水液直趨膀胱,小溲量多,常用沙參、麥冬、玉竹、黃精、天花粉等。

2. 滋補腎陰:腎陰不足,封藏失司,尿多而瀉,腎虛精虧,津不上承,口乾舌燥,常用生地、山茱萸、何首烏、枸杞、玄參等。

3. 清胃瀉火:胃火偏盛,不能消他水谷,形成消谷善飢的中消,以白虎加人參湯為主,酌加天花粉,蘆根,黃芩、黃連。

4. 健脾益氣:氣陰兩傷者宜之,助氣血津液生化,以參苓白朮散為主,酌加太子參、黃耆等。

5. 溫補腎陽:消渴病久則陰損及陽,常見老年陽虛者,常用熟附子、肉桂、仙茅、仙靈脾、巴戟天、補骨脂,菟絲子,覆盆子等。

6. 活血化瘀:消渴病由於陰虛津傷血不足,則脈道不充冒有瘀象,臨床上易有高血脂、動脈硬化現象,故常用桃仁、紅花、丹參、當歸、赤芍、丹參、川七等。 糖尿病治療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血糖、血壓、血脂肪控制穏定,以減少急慢性併發症產生。

    中藥的特點在於助血糖血壓的穩定,尤其是服用降血糖西藥碰到瓶頸時,有很好的協助效果。另外在各項併發症的預防和治療,配合針灸都有相當不錯的效果。體重飲食控制,規律運動,遵從醫囑,按時服藥,糖尿病可得到穩定的控制。

(原載於93.05.10中華日報養生保健專欄)
陳俊銘中醫診所
Copyright(c)2011.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All rights reserved

預約專線:06-234-6057、06-234-6058|傳真:06-234-6059| 台南市東區東平路6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