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銘中醫診所
 
 
坐骨神經痛中醫治療  

 坐骨神經痛是指多種病因所致的沿坐骨神經通路的病損,腰、臀、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及足外側以疼痛為主要症狀的症候群。

 坐骨神經是人體內最長的一根神經,從脊髓腰段的神經根發出,由臀部的梨狀肌下方穿出,分布於大腿後方以及小腿、足部,指揮肌肉運動,傳導皮膚感覺。正常人左右兩側各有一根。人體五個腰椎中,以下面的第四、五腰椎負擔最重,活動度最大,容易發生退變老化。長期勞損或突然扭傷,可使腰椎間盤向側後方突出。腰椎間盤突出後,壓迫坐骨神經根,引起充血、水腫以至粘連等病理變化。突出的一側腰部疼痛,經臀部向大腿後方放射,直到小腿和足部,有時還有麻木,咳嗽時加重。這種症狀就是坐骨神經痛。

 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雖多,但其中最為常見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症,且多為第4~5腰椎間盤或第5腰椎骶骨間的椎間盤突出。因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坐骨神經痛可能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症,除了腰椎間盤突出可以引起坐骨神經痛以外,還有不少疾病也可以引起這種症狀。比較常見的有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梨狀肌症候群、強直性脊柱炎和腰椎管腫瘤等等。

 坐骨神經由腰5~骶3神經根組成。按病損部位分根性和乾性坐骨神經痛兩種,前者多見根性坐骨神經痛病變位於椎管內,病因以腰椎間盤突出最多見,其次有椎管內腫瘤、腰椎結核、腰椎神經根炎等。乾性坐骨神經痛的病變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經行程上,病因有骶骼關節炎、盆腔內腫瘤、妊娠子宮壓迫、臀部外傷、梨狀肌症候群、臀肌注射不當以及糖尿病等。

 本病男性青壯年多見,單側為多。臨床症狀以疼痛由腰骶部經臀部向下肢放散,呈放射性、燒灼樣或針刺樣疼痛,行動時加重,彎腰、咳嗽、噴嚏時疼痛加劇為主。患側腰、骶、髂、臀、腓、踝等處可有明顯的壓痛點。疼痛程度及時間常與病因及起病緩急有關。

(一)根性坐骨神經痛:起病隨病因不同而異。最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常在用力、彎腰或劇烈活動等誘因下,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少數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側臀部、大腿後,膕窩、小腿外側及足部放射,呈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咳嗽及用力時疼痛可加劇,夜間更甚。病員為避免神經牽拉、受壓,常取特殊的
(二)乾性坐骨神經痛:起病緩急也隨病因不同而異。如受寒或外傷誘發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從臀部向股後、小腿後外側及足外側放射。行走、活動及牽引坐骨神經時疼痛加重。

 中醫治療坐骨神經痛可分中藥、針灸、針刀等。臨床上以行氣活血化瘀,養肝血補腎水,袪寒濕為主,方以獨活寄生湯合疏經活血湯,通絡湯為主,加減丹參、川七、赤芍、杜仲、牛膝、延胡索、雞血藤等,附著在腰椎上的肌腱、韌帶、筋膜、肌肉是有彈性的,經過調理,是有可能慢慢把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的部分推回正常位置,改善坐骨神經痛。針灸部分尤其重要。臨床上頭皮針常取下肢對應穴位,腰、臀、骶對應穴位,額旁三帶,額中帶等。眼針取肝、下焦、腎;耳針取下肢、腰、臀、坐骨神經點等。體針取華陀夾脊、腎俞、三焦俞、秩邊、環跳、委中、承山等。小針刀鬆解部位以腰椎旁華陀夾脊肌,腰大肌和骨盆接觸緣,覆蓋坐骨孔的梨狀肌酸痛硬結塊為主,透過小針刀鬆解沾黏組織,可有效改善坐骨神經壓迫性疼痛。

(原載於107年12月24日中華日報健康專欄)
陳俊銘中醫診所
Copyright(c)2011.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All rights reserved

預約專線:06-234-6057、06-234-6058|傳真:06-234-6059| 台南市東區東平路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