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銘中醫診所
 
 
針灸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炎又名特應性皮炎或遺傳過敏性皮炎。即通常說的濕疹的一種,是具有家族遺傳傾向的慢性過敏性皮膚病。異位性皮炎這一病名為1933年由瓦也斯及蘇茲伯格最早提出的。而「異位性」一詞為柯卡於1925年首先倡議,其含義是:患者或家族成員易罹患哮喘病、枯草熱、過敏性鼻炎、蕁麻疹、濕疹等疾病史;對異種蛋白過敏;病人血青中lgE值增高;患者血青中嗜酸性白細胞增多。

 此病多發於過敏性體質的嬰幼兒及青少年,部位遍及臉、頸、手肘、膝窩、四肢背側等,表現為紅疹、皮膚變厚、粗糙等症狀。

 常見臨床表現如下:

異位性皮炎可分為嬰兒期、兒童期和成人期三個階段。  

 一、嬰兒期異位性皮炎

 本型臨床表現與嬰兒濕疹相同,兩者難於區分。患兒可在2歲左右症狀逐漸緩解,甚至自愈。其中有些患者至兒童期或成人期可再次複發;還有部分病人遷延不愈,可持續發展到兒童期,直至成人期。  

 二、兒童期異位性皮炎

此型多見於嬰兒濕疹愈後,到6~10歲時再次發病;也可以自嬰兒期持續演變而來;還有少數患者至兒童時期方始發病。

 兒童期異位性皮炎又可分型,即濕疹型和痒疹型:

 1.濕疹型多發於四肢屈側,特別是肘窩和膕窩。常見為多數密集小丘疹、丘皰疹和小水皰,往往相互融合成片,部分呈苔蘚樣變。

 2.痒疹型好發於四肢伸側及背後,皮疹表現為全身性疏散分布的米粒至黃豆大丘疹、損害處乾燥,陳舊皮損小而硬。病變處抓痕累累,往往伴有局部淋巴結腫大。

三、成人期異位皮炎

 本期病人多有嬰兒期或兒童期異位性皮炎之病史。皮損慣發於四肢屈側、頸部、也可發生於前額、眼瞼、手背等處。還偶有全身泛發者。病變較局限,皮疹多呈苔蘚樣變或淡紅色丘疹性片塊,表面可見細鱗屑附著和色素沉著。

 針灸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是從自律神經和免疫系統調節,達到自律神經平衡,免疫系統協調,TH2回到正常,不再升高,則皮膚過敏反應減少,逐漸回到正常,當這個路徑的免疫失調獲得調節改善,異位性皮膚炎自然改善痊癒。如何利用針灸,啟動體內免疫系統調節,使得原本上升的TH2下降回到正常,關鍵在於耳針相關穴位的靈活運用,輔以頭皮針的百會透太陽、手肘、膝窩對應穴位,配合體針的局部圍針,加強療效。腕踝針朝向手肘內面、膝窩方向,皆有很好的療效。

 

(原載於107年06月03日中華日報健康專欄)
陳俊銘中醫診所
Copyright(c)2011.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All rights reserved

預約專線:06-234-6057、06-234-6058|傳真:06-234-6059| 台南市東區東平路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