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銘中醫診所
 
 
行氣 活血 化瘀 調理冠心病  

 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寒流來時特別濕冷,其中冠狀動脈栓塞引起的急性心肌梗塞,造成心臟衰竭而死亡的患者不在少數。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指因狹窄性冠狀動脈疾病而引起的心肌缺氧(供血不足)所造成的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大多數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
 引起冠心病的原因:
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為最常見的狹窄性冠狀動脈疾病,特別是肌壁外冠狀動脈支的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近側段之所以好發動脈粥樣硬化是由於它比所有器官動脈都靠近心室,因而承受最大的收縮壓撞擊。再者,冠狀動脈血管樹由於心臟的形狀而有多數方向改變,因此亦承受較大的血流剪應力。
好發部位以前降支最高,其餘依次為右主幹、左主幹或左旋支、後降支。20~50歲病變檢出率,男性顯著高於女性;60歲以後男女無明顯差異。病變特點:粥樣硬化斑塊的分布多在近側段,且在分支口處較重;早期,斑塊分散,呈節段性分布,隨著疾病的進展,相鄰的斑塊可互相融合。在橫切面上斑塊多呈新 月形,管腔呈不同程度的狹窄。有時可並發血栓形成,使管腔完全阻塞。根據斑塊引起管腔狹窄的程度可將其分為4級:Ⅰ級,管腔狹 窄在25%以下;Ⅱ級,狹窄在26%~50%;Ⅲ級,狹窄51%~75%;Ⅳ級,管腔狹窄在76%以上。
2.冠狀動脈痙攣:近年來,由於心血管造影技術的開展,已證實冠狀動脈痙攣 可引起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3.炎症性冠狀動脈狹窄:冠狀動脈的炎症可引起冠狀動脈狹窄,甚至完全閉塞而造成缺血性心臟病,例如結節性多動脈炎、巨細胞性動脈炎、高安動脈炎、Wegener肉芽腫病等均可累及冠狀動脈。此外,梅毒性主動脈炎亦可造成冠狀動脈口狹窄,但都比較少見。
冠心病有不同的臨床表現。目前把冠心病分類兩大類:急性冠脈症候群、慢性冠脈病。其中前者包括不穩定型心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後者包括慢性穩定型心絞痛、冠脈正常的心絞痛(如X症候群)、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力衰竭。
中醫調理冠心病主要以行氣、活血、化瘀、益心氣、養心陰、補腎水為主,臨床常以血府逐瘀湯合柴陷湯,加減丹蔘、川七、赤芍、厚朴、檀香、枳殼、杏仁等為主,可有效改善冠狀動脈硬化、降低栓塞比率,針對做完氣球擴張術的心臟血管,可預防再栓塞;針對置放支架的心臟血管,可預防支架塌陷;對於冠狀動脈狹窄低於50%,臨床上不需做氣球擴張術或放置支架,可有效降低狹窄率,避免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另外,生脈散益心氣、養心陰,可預防心臟衰竭、尤其是心肌缺氧造成的心臟擴大,生脈散有助於心臟收縮。再配合六味地黃丸滋腎陰、補腎水,心主火、腎主水,水火濟濟,對心臟冠狀動脈的保養和維護,和心臟本身的收縮功能,效果相輔相乘。
(原載於107年02月05日中華日報健康專欄)

陳俊銘中醫診所
Copyright(c)2011.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All rights reserved

預約專線:06-234-6057、06-234-6058|傳真:06-234-6059| 台南市東區東平路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