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銘中醫診所
 
 
周腦室白質軟化症 缺氧或血流量不足造成  

 兒童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會帶來一系列的後遺症,透過針灸治療,可改變各式各樣的症狀,但需長時間有耐性的治療,才能累積形成穩定療效。

 周腦室白質軟化症(PVL)是指未完全成熟的腦組織,因為缺氧或血流量不足等因素,造成圍繞腦室旁的大腦白質凝固性壞死而形成的傷害。它的發生率在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有7.5%,而在出生體重小於1750公克者為6.4%。它發生的位置,常常是兩側性但不一定對稱,沿著側腦室兩旁的大腦白質,可侷限在側腦室後部的三角或枕角部位,影響到視覺放射;也可延伸至側腦室體部或額角兩旁。

 由於PVL好發的部位在大腦半球的內緣上部,影響到主管下肢的神經傳導徑路,這也可以解釋何以PVL易造成痙攣性兩側下肢麻痺的後遺症。周腦室白質軟化症可由各種因素所引起的低血壓而形成,常見的致病因為窒息缺氧和敗血症。

 病理成因是由於動脈血流的梗塞所形成,而易引起梗塞的部位在2條或2條以上動脈灌注的末梢分水嶺處,在足月是位於3條大腦動脈分流間,可影響到皮直及皮直下的腦組織;在早產兒,梗塞的位置在離腦室穿越動脈和向腦室腦實質動脈的最終交會處,正好是周腦室白質,約離腦室壁3至10 mm處。

 周腦室白質軟化症的病理變化可見到周腦室白質呈現病理特徵的凝固性壞死,一段時間後有小神經膠質、星形細胞 和血管增生,進而液狀化,最後形成空腔。

 臨床徵狀和病程:周腦室白質軟化症較早產兒的周腦室─腦室內出血晚發生,部分也可合併發生,臨床上他可毫無徵狀,但可追溯到一些引起低血壓缺氧的病因,也可以表現出這些病因的臨床徵狀。診斷須依賴顱部超音波的檢查,最早可在出生後4到10天大時被發現,它在超音波影像的最初表現為腦實質內超音波高密度顯像。它可漸漸進行,而在3至6週大時成為囊泡狀,也可消失而在超音波上外觀正常,但在幾週後出現囊泡狀PVL。而這些囊泡常常在數週之後逐漸消失,演變成側腦室的不規則擴大和大腦白質的萎縮。

 PVL可導致腦癱(主要是痙攣性雙下肢癱、四肢癱)、智能落後、抽搐,以及各種眼的異常,如眼震、斜視、視力降低等,其臨床癥狀與CT、MRI改變密切相關。其典型CT表現為:側腦室體部與三角部擴大,外形不規則;三角部及體部周圍腦白質明顯減少,重者半卵圓中心的白質也明顯減少;腦溝、裂加寬加深,皮層下灰質直接逼近腦室壁,其間幾無白質成分。

 MRI比CT敏感,主要表現為:腦室周圍白質T2WI高信號;側腦室體部與三角部擴大,外形不規則;三角部及體部周圍腦白質明顯減少,重者半卵圓中心的白質也明顯減少;腦溝、裂加寬加深,皮層下灰質直接逼近腦室壁,其間幾無白質成分。

 針對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帶來的視覺障礙、聽覺障礙、痙攣性雙下肢癱、四肢癱、智能落後、抽搐等,透過頭皮針四神聰、運動區、感覺區、百會、風池、額中帶等,有助於症狀改善緩解。透過耳針,改善眼震、斜視、視力降低、聽力障礙,效果不錯。透過十四經絡體針、常用穴位如:攢竹、晴明、絲竹空、陽白、肩五針、曲池、外關、合谷、前蹊、後谷、足三里、血海、伏兔、陽陵泉、太沖、崑崙、懸鐘、湧泉、耳門、聽官、聽會等,對腦性麻痺、四肢癱、視力、聽力,皆有不錯療效。

(原載於106年12月18日中華日報健康專欄)
陳俊銘中醫診所
Copyright(c)2011.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All rights reserved

預約專線:06-234-6057、06-234-6058|傳真:06-234-6059| 台南市東區東平路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