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銘中醫診所
 
 
脊髓損傷 針灸改善循環  


 脊髓損傷的患者輕則感覺異常,重則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終生臥床。如何協助脊髓損傷的患者復健,儘量恢復功能,改善生活品質,是臨床上一大努力目標。
 脊髓損傷是指由於外界直接或間接因素導致脊髓損傷,在損害的相應節段出現各種運動、感覺和括約肌功能障礙,肌張力異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應改變。脊髓損傷的程度和臨床表現取決於原發性損傷的部位和性質。
 脊髓損傷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前者是指外力直接或間接作用於脊髓所造成的損傷;後者是指外力所造成的脊髓水腫、椎管內小血管出血形成血腫、壓縮性骨折以及破碎的椎間盤組織等,形成脊髓壓迫,造成的脊髓進一步損害。

 常見原因如下:
1.開放性損傷:多見於戰爭時期,多伴有脊椎的損傷,主要見於槍彈、刀刺、爆炸性損傷使刀刃、砸傷、撞傷等直接作用於脊椎,使其發生骨折或脫位,進而使脊髓受到損害,損傷與外力作用的部位一致,損傷程度與外力大小成正比。可發生於任何脊髓部位,以胸髓最多見。

 2.閉合性損傷:多見於和平時期,主要見於車禍傷、墜落傷、運動性扭傷、脊柱扭傷、過重負荷等,使脊柱發生過度伸展、屈曲、扭轉,造成脊柱骨折、脫位,脊椎附件的損傷或韌帶及脊髓供血血管的損傷,進而造成閉合性損傷。

 

 臨床症狀如下:
 1.脊髓損傷:在脊髓休克期間表現為受傷平面以下出現馳緩性癱瘓,運動、反射及括約肌功能喪失,有感覺喪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控制,2-4週後逐漸演變成痙攣性癱瘓,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並出現病理性椎體束征,胸端脊髓損傷表現為截癱,頸段脊髓損傷則表現為四肢癱,上頸椎損傷的四肢癱均為痙攣性癱瘓,下頸椎損傷的四肢癱由於脊髓頸膨大部位和神經根的毀損,上肢表現為馳緩性癱瘓,下肢仍以痙攣性癱瘓。
 2.脊髓圓錐損傷:正常人脊髓終止於第1腰椎體的下緣,因此第1腰椎骨折可發生脊髓圓錐損傷,表現為會陰部皮膚鞍狀感覺缺失,括約肌功能喪失致大小便不能控制和性功能障礙,兩下肢的感覺和運動仍保留正常。
 3.馬尾神經損傷:馬尾神經起自第2腰椎的骶脊髓,一般終止於第1腰椎下緣,馬尾神經損傷很少為完全性的。表現為損傷平面以下馳緩性癱瘓,有感覺及運動功能障礙及括約肌功能喪失,肌張力降低,腱反射消失,沒有病理性椎體束征。
 4.脊髓損傷後各種功能喪失的程度可以用截癱指數來表現。「0」代表功能完全正常或接近正常。「1」代表功能部分喪失。「2」代表功能完全喪失或接近完全喪失,三種功能完全正常的截癱指數為0,三種功能完全喪失則截癱指數為6。

 針灸在脊髓損傷的治療扮演相當重要角色,透過經絡穴位的刺激,改善循環,加強神經電氣傳導,修復神經損傷細胞,協助感覺和運動功能之復健和恢復。臨床上脊髓兩側華陀夾脊和膀胱經的穴位是必針之處,督脈之膻中順氣,上脘、中脘、下脘有助消化,關元,氣海幫助膀胱排尿;秩邊、環跳、委中、陽陵泉、足三里、承山、三陰交、懸鐘、陰陵泉有助下肢活動;骶四針有助大便排泄;肩五針、曲池、手三里、手五里、外關、合谷、前谷,後蹊有助上肢活動;百會、上星、頭維、風池配合頭部運動區,感覺區刺激,有助四肢運動和感覺功能恢復。

(原載於106年06月12日中華日報健康專欄)
陳俊銘中醫診所
Copyright(c)2011.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All rights reserved

預約專線:06-234-6057、06-234-6058|傳真:06-234-6059| 台南市東區東平路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