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俊銘醫師執行小針刀治療急慢性腰扭傷實況。
腰扭傷是很多人都曾有過的經驗,輕則休息幾天就好,重則腰痛不能轉側,無法工作,連走路都覺腰痠痛不適。
急性腰背扭傷是腰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過度牽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傷,在民間俗稱「閃腰」。急性腰背扭傷可使腰背部肌肉的附著點、骨膜、筋膜和韌帶等組織撕裂,組織腫脹,甚至急性沾黏。尤其是在體力勞動者,偶然參加運動或勞動而事先熱身運動未做好者較易發生。
|
|
急性腰扭傷患者男性較女性多見,年齡以青壯年為多,年幼及年老患者較少。本病患者雖可見於各行各業,但60%以上為重體力勞動者及運動員等活動量較大的人,本病病變的範圍包括下背部至骶髂部的肌筋膜組織。
急性腰扭傷的病因:
1.無熱身運動:充分的熱身運動,可避免腰扭傷。
2.姿勢不當:正確姿勢可避免受傷,不管是運動或勞力工作,都很重要。
3.勞動方式不當:某些勞動者不能自行掌握正確的勞動方式,在工作過程中,容易受傷。
4.相互配合不當:多人共同配合的勞動或運動,如其中一方動作不協調,易由於重力的偏移而引起另一人的腰傷。
5.其他原因:包括自高處跌下,平地滑倒,交通意外或生活意外等,均可引起腰背部扭傷。
急性腰扭傷臨床常見表現如下:一、被迫體位。二、疼痛。三、活動受限。四、肌肉痙攣等。反覆的急性腰扭傷容易形成慢性腰扭傷,反覆的組織發炎腫脹,形成沾黏,反覆痠痛,不易痊癒。中醫治急慢性腰扭傷,先以藥物配合針灸治療,方以獨活穹生湯、疏經活血湯、芍藥甘草湯加減丹參、杜仲、牛膝、延胡索等;針灸常用穴位如:腎俞、三焦俞、大腸俞、華陀夾脊、秩邊、環跳、妥中等。藥物合針灸可以改善腰痠痛症狀,但如果還是反覆發作腰痠痛,還是要把急慢性腰扭傷所形成的組織發炎腫脹沾黏處找出,配合小針刀,進去鬆解沾黏組織,才能真正痊癒,避免反覆性腰扭傷。
(原載於104年08月24日中華日報健康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