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胡、夏枯草、丹參、別甲、全蠍、瓜簍實為常用來治療乳房纖維腺瘤的常用藥。
印象中6、7年前,有一位媽媽常帶著一對女兒前來調身體,後來將近有3年未曾看到這位媽媽和小朋友。有一天小女孩變得較大了,由爸爸帶來看病,不經意問了小女孩一句:「媽媽呢?近來可好?」只見女孩頓時紅了眼眶,爸爸回答說:「我太太已經因乳癌往生1年多了。」唉!看看可愛的小女孩,心裡不禁一陣酸。
纖維腺瘤是乳房常見良性腫瘤,較常發生在20~25歲的年輕女性身上。纖維腺瘤初期都較小,但生長頗快,當長達3公分時生長會變得緩慢或停止生長。其形狀呈圓形或卵圓形,邊界清晰,且較為隆突,扁平者較少。患者一般多在無意中發現,腫瘤大小從豆子大到橘子樣大小不等,有時不只出現一個,觸摸時有圓形、平滑、堅實的特性,類似大理石的質感,但表面不甚光滑,細觸感覺有小結節狀,有些則呈現明顯分葉狀,多無壓痛感,並可自由推動。
|
|
一般認為與雌激素作用活躍有密切關係,妊娠期增長特別快。纖維腺瘤好發於乳房外上1/4處,約75%單發,少數屬多發性;通常患者乳房有察覺到硬塊,並會逐漸增長,使得乳房感覺脹痛,月經來前疼痛更加劇,經期後疼痛會稍減,除出現腫塊外,患者通常無明顯主要症狀。可分為幾型:
A一般纖維腺瘤:好發於15~50歲,腫瘤長大至2~3公分常停止長大。
B幼年型纖維腺瘤:只占纖維腺瘤的0.5~2%,發生於青春期,生長迅速,常可長到十幾二十公分。
C巨大纖維腺瘤:發生於成年女性,常能大於5公分,偶見於懷孕期間或授乳期間。根據統計,有纖維腺的人,其發生乳癌的比率比一般人約1.3~1.9倍的危險性。
乳房纖維腺瘤歸屬到中醫的「乳癖」,最早見於漢代華陀著《中藏經》。主要因於肝氣不舒、脾濕運化、痰濁內生、而氣瘀痰凝,故治宜疏肝理氣、化痰散結,方以加味逍遙散合二陳湯、柴陷湯、加減全蠍、瓜簍實、丹參、別甲、夏枯草、三陵、莪朮等。或是用散腫潰堅湯合柴胡舒肝湯,加減佛手、乙金、桃仁、絲瓜絡、赤芍等。
(原載於104年01月18日中華日報健康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