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醫師執行小針刀治療下背痛實況。
早期聽到「龍骨」要手術,患者總是嚇個半死!月亮歌后李佩菁脊椎手術失敗的案例,影響不少病人,令人對手術脊椎,裹足不前!若非真的痛到受不了,絕不輕易開刀!拜醫療手術技術進步所賜,脊椎手術失敗率愈來愈低,安全性愈來愈高,因此患者接受手術的意願相對增高!
門診常有脊椎手術後,下肢麻改善了,但腰痠痛仍持續困擾,甚至有灼熱異常感覺,這種情況稱為脊椎手術失敗症候群,它並不是指手術本身失敗而是指在下背手術後,持續性的背痛或是下肢痛,或與病人手術醫師前預期症狀改善程度不合。發生率據統計從 5%到 40%不等。
|
|
為什麼會發生脊椎手術失敗症候群?
(1)手術完後纖維組織增生壓迫神經根,尤其是多次手術之後纖維組織增生更嚴重。
(2)復發性椎間盤突出。
(3)持續性的神經根發炎。
(4)脊椎和脊椎接合處的小關節炎。
(5)脊椎不穩定。
(6)產生感染如有椎膿瘍、蜘蛛膜發炎等。
這些原因中,脊椎術後沾黏組織形成為主要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手術中受到創傷的骨膜和脊旁肌群中的纖維母細胞侵入術後所殘留的血塊中,經過一段時間逐漸轉化而成脊椎術後沾黏壓迫脊椎栓內神經組織造成疼痛。
中醫治療脊椎手術失敗症候群,主要以小針刀療效最佳,痠痛點大都在脊椎兩側華陀夾脊肌,再來是腰大肌附著在骨盆上緣處,另外在臀部梨狀肌部位,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形成條索狀的硬結塊,壓痛明顯,即是組織沾黏處。手術後最容易形成沾黏的部分是華陀夾脊肌處、骨盆腔上緣腰大肌附著處及臀部梨狀肌部位,大都是長期勞累、反覆勞損,形成肌腱 ?帶筋膜發炎沾黏,坐骨神經從脊椎分出經過華陀夾脊肌、腰大肌、梨狀肌三個部位,若有組織沾黏形成壓迫,當然會形成痠痛麻的症狀。因此脊椎手術將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的部分清除減壓了,但術後形成的華陀夾脊肌沾黏和原有術前腰大肌、梨狀肌沾黏是造成術後仍下背痛、下肢痛的原因。透過小針刀改善組織沾黏,有可效改善脊椎手術失敗症候群。
(原載於103年06月09日中華日報健康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