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銘中醫診所
 
 
痔瘡 教人坐立難安…
 

 

很多人都有痔瘡的經驗,過去認它是一種靜脈瘤,可能和門脈壓有關。但近年來醫界認為,痔瘡應該是「與生俱來」的,是一種血管性肉墊,由許多毛細血管靜脈叢及彈性纖維組成,覆蓋於肛門管,並以肛門鋸齒線為界,分為內外痔。  

約 10%的病人有家族史,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發生痔瘡腫大,但通常以 20至 50歲間最多。男女發生率大致相同。它不一定有症狀,並且無症狀居多。一般而言,便秘、下痢、肛門狹窄、運動、生產等持久用力時,或者在職業上長時間站或坐,或者長期腹壓增高如慢性咳嗽,或者門靜脈壓增高如肝病、心臟衰竭,都可能使痔瘡腫大。

痔瘡主要症狀是排便出血、脫肛、肛門痛、肛門周邊硬塊、肛門癢及溼潤感等,偶爾伴有肛門緊迫感,排便不全感及異物感。

出血是初見的症狀,也是最常見的症狀。所出的血是鮮紅色的動脈血,出血量不定,輕微者只是糞便上有血跡,或擦肛門時衛生紙上可見血跡,但嚴重者有時排便時會多量出血,而且可能導致貧血。更厲害時,可能病人,蹲下即出血。痔瘡出血的頻率和量,通常與嚴重性成正比。出血多是內痔引起,外痔通常是栓塞性破裂或併發肛裂,肛門潰瘍時出血。脫肛就是內痔脫出;栓塞是血液凝結在靜脈內的現象。外痔栓塞纖維化後常全在肛門口留下大小不定的皺皮,稱為垂皮,常被誤為外痔。垂皮通常沒有症狀,只是偶有搔癢感及擦拭不乾淨的感覺。




 

痔瘡在傳統醫學證治如下:

 
一、出血:
1、實證:如風挾熱者,下血鮮紅,或便前便後,或量多量少,或如射如滴、舌紅、苔薄黃、脈細數。治宜清熱涼血袪風,方用涼血地黃湯,槐花散加減。
2、虛證:下血色淡而清,或晦而不鮮,面色少華,神疲倦怠,舌質淡,苔白,脈細或弱。治宜養心健脾,補益氣血,用歸脾湯或十全大補湯加減。

二、脫出:
1、氣虛:痔核脫出不收、肛門下墜、食少乏力、氣短懶言、舌淡紅、苔白、 脈弱無力。治宜補氣升提、用補中益氣丸。
2、血虛:痔核脫出、便血量多色清、頭暈目眩、面色晃白、心悸健忘、唇舌色淡、脈細。治宜補血養血,用四物湯加味。

三、腫脹疼痛:實證為主、口乾、便秘、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數。治宜清熱解毒,方以黃連解毒湯為主。

四、便秘:
1、實證:腫脹滿悶、疼痛拒按、口乾思飲、心煩、噯氣、舌紅苔菌燥、脈數有力。治宜泄熱通腑,用大承氣湯。
2、虛證:腹滿喜按、頭暈眼花、心悸汗出,舌質淡、苔薄、脈細無力。治宜潤腸通便,方以潤腸丸加減。

平時保養,水分、蔬菜、水果多吃、不熬夜、避菸酒,油炸、太辣、太油膩、太刺激性的食物儘量不吃。

(原載於101.02.27中華日報養生保健專欄)

 

 

 

 



陳俊銘中醫診所
Copyright(c)2011.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All rights reserved

預約專線:06-234-6057、06-234-6058|傳真:06-234-6059| 台南市東區東平路60號